2007年9月13日 星期四

證明

嗯...證明一下我會用這各系統囉^^

po一下別人的文章: 台灣不相信眼淚?
【聯合報╱榮念曾(香港當代文化中心總監)】

《超級星光大道》給我的第一印象是陰柔。我所觀看的幾集中參賽者都是男性,而這些男性,卻都更接近典型的社會定格的女性。他們都在尋求被接受,也追求既定價值對他們的保護。我猜想,「催淚型節目」的受歡迎和充滿母性的觀眾量的增加有關。因此節目的「成功」背後,反映的究竟是什麼?……

2007年四月下旬,由於心臟冠狀動脈繞道手術,我被隔離在台北振興醫院的加護病房裡,有足足近一個禮拜。期間唯一和外界的接觸,就是一架吊在半空中的電視機。在這段漫長時光裡,幾乎一天二十四小時手持遙控器面對著電視機,我由此認識了台灣的電視節目,也因此認識了普遍存在於2007年台灣那種焦慮,好勝及極端感性的社會心態。無論是新聞報導、時事評論、綜藝作秀以及遊戲節目,表象是多元開放,更深入一層,就會發現那幾乎一致的躁急搶白節奏,以及存在其背後的內向、無奈及無力感。

有怎樣的媒體,就有怎樣的社會

同樣地,三月底我和來自歐美亞太的評審們,面對著福華飯店的螢幕,透過台新藝術獎參選作品的錄像及文字紀錄,浮光掠影地感受台灣當前音樂、舞蹈、戲劇、裝置藝術、多媒體以及其他「視覺藝術」的發展。身為決審的我被告知四項評審標準是︰作品的完整性、成熟性、技術性及實驗性。我個人認為除了最後一項,其他似乎沒有評審討論的餘地。倒是可以追問︰這些作品和台灣「公共空間」有沒有切身的互動?如果沒有,退一步他們是否誠實反映台灣當前文化的獨特性(例如我所切身感受到的那種內向性、無力感及無奈)?

身為評審其實更在意的是,作品裡有沒有反思和辯證,有沒有墮入率性,煽情,自溺,和反智的陷阱裡———這些作品有沒有成為「無傷大雅」的「高級」文化消費品或裝飾品?在病床上,我仔細觀賞了據說是當前最紅的綜藝節目———《超級星光大道》。我想藉此了解,台灣下一代如何建立他們的身分認同,年輕人怎樣看待他們的未來,以及節目製作人的社會關懷和社會責任的自覺在哪裡?同樣,面對台新獎的提名作品,我也思考著身為台灣的第一線藝術工作者,是怎樣建立起他們的文化身分,並怎樣期待他們文化環境的未來。

陰柔的策略,評論的貧乏

《超級星光大道》給我的第一印象是陰柔。典型的淚光「真人騷」,也就是試圖以「真實」來拉近和觀者的距離———當然,商業前提下的「真實」必須符合「眼淚市場」的需求,必須迎合「一般觀者」的認同。我所觀看的幾集中參賽者都是男性,而這些男性,卻都更接近典型的社會定格的女性。

他們都在尋求被接受,也追求既定價值對他們的保護。因此他們自覺委屈、他們感性易哭、他們尋求安全,有如一群易受傷害的小寵物。我猜想,「催淚型節目」的受歡迎和充滿母性的觀眾量的增加有關。因此節目的「成功」背後,反映的究竟是什麼?內斂陰柔的節目能生存,必然來自一個內斂陰柔的社會;而這樣一個以「感性」主導的社會,也就塑造出目前台灣這樣缺乏評論的文化環境。

大眾媒體原是「公共空間」之重要參與者,媒體除了提供一個可以培育民主、自由、公平、公開及公正理念的平台之外,也應努力維護「公共空間」本身的獨立性及前瞻性,更應將培養社會反思和辯證的文化視為己任,而不是一味在鼓勵率性、煽情、自溺及反智的逃避行為。從消極面說,有這樣率性反智的大眾媒體,就有這樣率性反智的社會大眾;而有這樣的社會大眾,結果就產生這樣率性反智的評論文化和環境。

紅衫軍是集體藝術創作

令我納悶的是,台灣的視聽大眾們,是否已只能用這樣極度的「陰柔策略」,來抵制那根本絲毫沒有陽剛氣息的所謂「父權領導」?台灣社會的「陰柔化」是否暗示著人們都在委屈中求存?而大眾是否只能在感性及眼淚中尋找心理的治療?如此遍在的「陰柔眼淚文化」,是不是已經失去面對問題時,積極辯證和主動出擊的力量?然而,我想並不是。2006年八月透過電視,我無法不注意到台北紅衫軍倒扁運動,對我來說,那是一次百萬人參與的街頭集體創作。我曾對其他評審們表示,撇開政治因素,這是我一生看到過最有創意的文化運動,而在創意行動中所展現的理性、冷靜和辯證,那才是真正「公共空間」裡最有力最具評判力的文化行為 ———這些種子應該已深植台灣的文化土壤裡。我對海外評審們說,如果紅衫軍運動標榜的是行動藝術的話,我想台新文化基金會的初審評審們,沒有理由不大力推薦它進入台新獎表演藝術獎的候選名單。

沒有嚴肅的批評 就沒有文化

我必得承認我個人對所謂「藝術獎」的概念一直都有保留,因為有太多獎項早已失去文化批評、推展文化發展的作用,而成為社交的交換籌碼,就如某些學院頒發所謂「榮譽博士」頭銜一般。但我仍視此次評審為一項挑戰。文化論述的工作絕對是任重道遠,而沒有認真的藝術批評就沒有踏實的文化論述———所有藝術作品都有它出現的因由,討論可以有兩個角度:一是由作者論下手,觀察這件作品和創作者以前的作品有怎樣的變化、發展;一件「新」作品通常代表對以往作品的總結或批判,可以是純粹個人的,也可以是回應社會發展的。另一個角度則是將它獨立地放在當代作品和社會脈絡裡,探討它對當代藝術是否作出獨特而深刻的回應及評議。

我常常覺得,有怎樣的文化就有怎樣的社會,建設性的藝術家未必只停留在顛覆和批判社會的階段(當然他不會相信眼淚可以成為武器),他的能力取決於如何處理個人理想和文化建設之間的關係和方法;大前提還是回到他個人對文化,社會,體制,有多敏銳,有多少認識。

藝術家應是 「第三部門」的尖兵

藝術家的身分可以是多重的———他們可以是傳媒工作者、娛樂家、教育家、社會工作者、評論者,甚至政治活動工作者。但是藝術家如果不當心的話,卻也是最容易被「收編」的一群———因為被收編而淪為三流角色,尤其當他失去了「第三部門」(The third department,非政府及非企業營利組織)的立場,喪失了維護公共空間的目標,失去了他對社會及文化的思考獨立性及敏銳度時,也就是他們最容易成為機會主義者或催淚專家的時候。

我在1980年代初期幾乎年年來台灣,那時代台灣文化界的原創及辯證甚至顛覆性的韌度是相當獨特的。到了八○年代末期解嚴後初期,許多朋友開始使用「收編」這個詞,我想這才是台灣藝術家們真正考驗的開始。而第三部門的其中一個目標,便是要監督、辯證並促進「組織文化」,使其有效地促進我們的社會,文化和藝術的發展。

台灣「三個部門」失衡中的台新獎藝術工作者最適切的角色,是第三部門最前線的啟動者,同時也是維護者。其本分是和政界、商界平起平坐共同尋求創意和進步。而在第三部門中,本來最該擔當守護角色去保護「公共空間」的獨立和辯證性的是媒體;但是當前台灣媒體的失焦程度彷彿已到了谷底。多數媒體工作者在商業和政治的權爭中,早已失去了專業道德準則。他們大多數已被第一部門(政府及政黨),或第二部門(媒體企業界),或同時被兩者所收編,而將公共空間獨立和辯證的理念拋諸腦後。這情況令社會三個部門之間的制衡出現很大的問題,也因此造成社會傾斜並失去和諧及理性前瞻的心態,而台灣有心的文化工作者和大部分知識分子,卻大都採取消極方法抵制,這樣更造就了社會兩極化的表象。

至少有人不相信眼淚……

而這次台新獎提名作品中,我認為很多都是「無傷大雅」的作品。真正觸及公共空間論述的作品少,蘊含顛覆和批判性,或自我顛覆和自我批判性的作品更少。無傷大雅的作品對發展「大雅」其實並沒有任何幫助———藝術家本來就擁有最有利的位置去評議大雅,去建設「新」的大雅———或許這正反映了台灣藝術界對「大雅」,對主流文化制度及既定價值觀,開始失去興趣或質疑。因此當中實驗性的作品大都縮小實驗範疇,專注在形式面的探索及精緻化;作品很多都是內向式地,在既定的框框中墨守成規,「本分」地作實驗。相反地,表演藝術項目卻最少有一半作品從事跨文化跨地區跨媒體的試驗,彷彿在向台灣政府「本土化」的文化政策,擺明他們的對立。

我個人認為2006年入圍作品中,最耐人尋味的是視覺藝術類的「嘉義縣2006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」。作品直接觸及文化界和第一部門(政府)的互動論述,可惜沒能顯示出任何過程中屬於公共空間評議或自我評議的部分,因此很容易被閱讀為一次兩者不平等互動的經驗,從而有被「收編」的印象。我個人倒覺得,如果我們能將其和「2006年紅衫軍行動」放在一起分析比較,會是研究台灣當代文化「行動」的一個重要個案。

姑且不論這作品在別的評審眼中評價如何,有沒有傷及「大雅」,都不重要———至少我知道,作品背後的藝術家們,都和我一樣,不相信眼淚。

原出處: http://udn.com/NEWS/READING/X5/4011119.shtml

blogger.com 的使用

有很多同學,目前還不知道怎麼在美術的部落格上建立文章,所以,這邊稍微做了一下使用教學,希望同學能多多利用一下這個交流空間。

1.首先先到部落格的頁面(http://artcdr.blogspot.com)按左上角登錄。

2.進入Blogger 的登入畫面,登入名稱和密碼。 (Blogger 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部落閣網站,目前已經被 Google 收購,國內外的使用者很多,也可以開放文章跟國外的網友交流。)

3.進入控制主頁點選新文章,建立新文章。

4.編寫文章,使用方法跟 Word 一樣,除了原有的加入圖片的功能外,也新增影片的功能,不過上傳影片需要一些時間。影片上傳後會自動轉成 Youtube 的格式 (Youtube目前也被Google收購)。影片的效果,我在自己的部落閣有作了一個測試 http://bic017.blogspot.com/

2007年8月10日 星期五

午後的放鬆

公司搬來「植物園」附近這邊也已經兩年了(應該吧~!)。雖然同事們都知道「植物園」在公司附近,但是真正平時沒事會去植物逛逛的大概也不多。昨天趁著颱風剛過天氣還不錯,到植物園拍「荷花」。不知道是不是荷花季節過了還是還沒到,荷花池裡的荷花都不好看,不過拍照倒是其次,只是突然想要拍而已。最重要的是工作累了想放鬆時,植物園是可以去走走晃晃的。不要忽略了公司附近的一個這麼不錯的地方。



昨天拍的...自己覺得還不錯的....

2007年7月30日 星期一

美術部門好久沒去唱歌啦...

美術部門好久沒有去唱歌了 這次難得小白招集了一些人 熱鬧的去唱了一晚 看到很久不見的老同事 還有一些新同事和新朋友 JULLY依舊美麗 TK仍然是遲到大王(居然遲到一個多小時) 難得看到GEORGE.小端唱歌 來插花的MONKEY 還有光倫女友和他同事真是好歌喉啊 黃湯下肚後 整個氣氛被炒熱... 當晚還滿HIGH 只可惜包廂太小有些人被迫擠到角落...


2007年7月12日 星期四

美術同仁每週一次的羽球活動

我發現雙打, 隊友其實很重要, 哈哈~ 不過,玩玩就好, 重點是玩的開心, 又能達到運動的目的

2007年6月18日 星期一

關鍵下一秒:觀後感想 by小白

想很多人會給這個片子負面的評價,因為劇中的人、事、物都有許多矛盾的地方,雖然我也不認為它是一個非常完美的電影,但是卻可以感覺劇情想訴說的主旨。

實我認為不管是電影或是小說,都是傳達理念的一種媒介,而像是靈異象限雖然他用科幻和驚悚吸引觀眾,但是其中想傳達的是冥冥之中都有上天的旨意,不管是失去親人或是受到挫折,都是上天為你創造的另一種收穫,而蝴蝶效應卻與靈異象限持相反的理念,蝴蝶效應就是訴說每一步都要想清楚,假如遇到挫折或是壞事發生就要反省之前是否有錯誤的決定,兩部電影一部是主張順其自然另一部則是倡導步步為營

關鍵下一秒的主旨:找出事情最重要的關鍵,有時自己的眼光都太拘泥某個細節,而忽略問題背後的問題,就像片中主角想要知道"為何不斷預測同一個女孩"的原因?,雖然首要的問題是"怎麼與女主角相遇",再來是"解救女主角" ,"核彈危機"幾乎是八竿子打不著的問題,但是卻沒想到這個八竿子打不著的問題卻是他失去所有的關鍵 。

個例子來說,例如有某些遊戲公司對美術相當相當重視,也對畫面的要求非常的嚴謹,這並沒有不對,對於遊戲製作來說的確也是最直接面對的問題,就像片中的女主角一樣,主角救她並沒有不對,在人之常情之下都會做出這樣的決定,但是假如沒有先解除核彈危機,期間所有的努力都是枉然;
假如"解救女主角"是美術畫面,那"核彈危機"就是遊戲性


所以我對關鍵下一秒的觀後感想就是....






主角換成阿湯哥應該會比較好看....

2007年6月8日 星期五

動畫公司GONZO

2007-06-06
台日數位內容研討商談交流會
─動畫系列─
演講者:梶田浩司
紀錄:小白

■動畫公司GONZO的公司簡介
GDH一年營業額
80億日圓
員工250位
一年有26部作品
■GONZO的開始
目前元老級的製作人是從一家工作室跳出,目的是為了做自己想看的動畫,剛成立時什麼雜事都要處理,而動畫也從手繪圖進步為數位時代,這也是他們相當重視的項目,購買器材、研發技術,讓他們在動畫界成為數位技術的先驅,因此又成立一家以技術為主的Digimation。







1994~1995年發行青色六號/錄影帶銷售量5萬套,廣受好評。


■GONZO的瓶頸
Gonzo成為70人的公司,Digimation也有將近50人以上,但是Gonzo遇到的狀況是:因為創作型的製作人任性的只想做自己想做的動畫,空有創意卻出現資金上的缺口,而新公司Digimation遇到是有資金卻沒有創意,所以2000年合併為GDH(Gonzo Digimation Holding),但是本以為1+1=2,可是卻遇到一些合作上的問題,整整花了3年磨合,現在回顧發現癥結在於〝〞與〝公司文化〞。
■GONZO創意與商業的平衡
因為一部動畫都是由不同領域的人才能完成,但通常都是繪畫家`與創意者居多,所以常常會忽略創意成為商品的一些細節,例如:資金、管理、通路…等等,所以公司開始讓專業人才去體驗不同領域的事情,重要是去了解不同領域的同事的存在價值

■GONZO的野望
GONZO的目標不只是在日本而是放眼國際,想用有名的作品增加在國際上的知名度,他們製作了改編黑澤明的七武士









而以歐洲名著改編的青色六號也在歐洲有很好的銷售成績。
キャラクターデザイン: 村田 蓮爾、草なぎ 琢仁






像是日本版的X-MAN甲賀忍法帖也順利的賣給了美國。

不過他們還是沒有忘記日本祖國的支持者,他們為jump連載的知名漫畫BLACK CAT繪製動畫。






AFROsamurai則是完完全全以美國市場所製作的動畫http://www.afrosamurai.com/









每一部都是由不同製作人所製作,現在製作人都拋棄主觀而完全給予配合與支持。

■問題討論
問題一:動畫賣座的原因?
A:1. 雖然不是絕對,不過觀看者多少有點變態的傾向,但是也不是單單裸露,而是""的要素2. 因為寬頻的原因所以DVD不是主要的銷售來源...要讓在品在電視廣告雜誌曝光。
問題二:GONZO的動畫越來越偏血腥及社會黑暗面,是因為市場需求嗎?
A:一般還是以萌為主,而afrosamurai是以駭客任務為參考,而偏向黑色是因為昆丁塔倫提諾受歡迎的原因。

問題三:音樂是否有請知名的音樂家合作?
A:雖然有請國際知名音樂家但是還是以動畫專門的配樂師合作為多,因為專門的配樂師是比較可以抓住動畫的節奏也比較有經驗。

問題四:GONZO在日本的股價?
A:一股6萬日幣(因為最近有假帳的新聞讓全日本股價下跌)

問題五:為台灣動畫業的指教?
A:梶田浩司認為臺灣的3D動畫技術成熟,最近他們也有與台灣動畫公司沙發合作。

問題六:數位技術對GONZO的影響?
A:他們研發技術的主要目的是:
1.讓畫面更逼真。
2.讓製作更便利。

問題七:韓國動畫的進步會造成日本業界的威脅嗎?
A:本身子公司裡也有韓國籍的製作人,對梶田浩司而言讓亞洲成為動畫好萊嗚才是他的理想。

問題八:GONZO背後是否有財團支持?
A::對動畫界而言人材才是最大的財富,只要有好作品對商人而言就是好商品,所以是否有財團支持不是最大的重點。

問題九:台灣動畫公司是否有合作的機會?
A:不管是代工或是原創作品都歡迎合作。

問題十:有想跨足遊戲產業嗎?
A:目前在馬來西亞已經有網路遊戲公司,目前也希望有機會與台灣合作。

問題11:如何進入GONZO?
A:1.手繪作品審核
2.日本語要能溝通

問題12:漂亮嗎?發問者指著另位一女生)
A:非常好(梶田浩司以中文回答)